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姐妹风采
姚路路:“田园创客”书写田坎上的青春故事
发布时间:2022-09-22 来源:宿迁市妇联

姚路路.jpg

初秋,行走在宿迁经开区三棵树街道佟圩社区渔樵合作社,只见100多亩水塘里一片碧绿,一排排浮床漂在水面上,在一群工人中,姚路路在忙碌着指导生产。1984年出生的姚路路,是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樵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说,选择到农村创业这条道路,缘于对农村的热爱。“农村有很多机遇,农业也不只是种田,要用新思维、新技术去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

16年前,在从事养猪行业的表哥带动下,姚路路加入养猪行业,一干就是十多年。她的养猪场一年出栏生猪最多时达8000头。养猪给她带来了财富,也给她带来了麻烦。猪粪不好处理,污水时间一长难免会流到附近的河沟里,给环境造成污染。“这个问题必须解决!”2016年,姚路路对养殖场的排污收储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的目标。通过深入考察和思考,姚路路认识到,现代养殖业产生的粪肥之所以成为污染环境的元凶,根源就在于种养脱节。顺着这个思路,经过多次考察和探索,她最终选择了用无土种植水生蔬菜的方式来消纳利用养殖粪肥,引进能四季生长、吸肥能力超强的水生蔬菜——四季水芹,将猪粪处理转化为水芹的有机肥料。

“水塘里的肥料都是鹅粪和鸡粪,它们为鱼类和水芹提供营养,水芹和鱼类净化水质,形成‘畜禽—菜—鱼’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2017年,姚路路流转100多亩土地,成立了渔樵种植养殖合作社。她的理念是坚持用农业的方式解决农业的问题,这次她变废为宝,采用自制浮床将水芹、空心菜等蔬菜直接种在水面上,不仅提升了粪肥消纳量,更是实现了蔬菜品质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水面种菜的同时,水下还可套养鱼类,最大化实现土地的效益。由此,一条种植养殖相结合、有土无土互耕耘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就此形成。

2018年9月,央视科技苑栏目对“渔樵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标题叫“猪粪里淘金”,节目播出后在行业内引起了较大反响,随后十几家媒体对“渔樵模式”进行了报道。全国各地到渔樵合作社交流学习的企业和客商络绎不绝。精明的姚路路一下子从中发现了商机:“全国那么多大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如果我与他们合作,既可以解决他们的污染问题,又增加了我的收入,岂不一举两得?”

2019年,姚路路关闭了养猪场,全身心推广“畜禽—菜—鱼”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为此,姚路路还把自己培育的水芹苗和这套种养模式都注册了专利,迅速组建营销团队,在宿豫区、沭阳县、泗洪县以及南京市、淮安市成立渔樵分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推广“渔樵模式”。目前,安徽绿健、天兆猪业、湖北振农、山西吕粮等一大批养殖企业已经引用“渔樵模式”,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此外,为了保持项目的活力,姚路路主动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武汉长江大学等科研单位(院校)开展合作,建立技术团队,现在她们的团队拥有副研究员3名,硕士以上学历6人。

在致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姚路路坚持“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在畜禽沼液资源化利用领域发表专业论文2篇,获得技术专利2项,主持2021年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省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等5项。所创“畜禽—菜—渔”模式获2019年宿迁市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农业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大赛优胜奖。“池塘养殖水多级生物净化和循环利用技术”获得2020年江苏省农技推广二等奖,2020年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宿迁赛区一等奖,2021年江苏省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

创业十余载,她的梦想已经初具雏形:渔樵合作社被列为省级示范社,创造性地推出了多套生态循环的农业新型模式,其中以资源化利用畜禽粪肥为主的畜禽菜鱼模式已实现200多个推广点2万余亩的种植面,年创产值3000余万元,带动就业人员120余名。

百转千回,初心不改。合作社成立至今,姚路路先后被评为宿迁市创业带头人、宿迁市脱贫工作先进个人、宿迁市十佳乡贤代表、宿迁市千名拔尖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等。

“下一步,围绕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和需求,我将不断开拓创新,以更加坚强有力的步伐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去,为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个人力量!”姚路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