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智慧女性
【时代芳华】杨荣芳:剪上开花,留住传统美
发布时间:2022-11-16 来源:《莫愁·时代人物》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一个笑脸……在镇江扬中市丰裕中心小学校园里,美术老师杨荣芳笑吟吟地和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拿着剪刀和红纸,剪起纸落,顷刻间他们的手里开出了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艺术之花。


无心插柳柳成荫

丰裕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与剪纸结缘纯属偶然。2005年,江苏省开展“民间美术进课堂”活动,丰裕中心小学开启了剪纸、泥工等四项手工制作课程。身为学校仅有的两名美术老师,杨荣芳和倪玉蓉责无旁贷地领下任务。此前,两人只知道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更没想过要在教学中运用它。该怎样才能了解剪纸,并辅导学生剪纸呢?杨荣芳一时找不到答案。

知难而退不是杨荣芳的风格,她开始线上线下四处搜集资料,反复练习剪纸,熟悉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练熟后,杨荣芳开始教孩子们剪不打草稿的脱稿剪纸。开始,学生们觉得新奇,都抢着报名,但是真正开始练习后,都觉得很难,又纷纷跑去学习其他手工,只剩下一个叫耿澜的女生。杨荣芳哭笑不得,她全力以赴地指导耿澜。耿澜也非常努力,参加镇江市现场手工制作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走进市级比赛现场。在拿到随机抽到的剪纸主题后,耿澜没有像别的参赛选手一样先画再剪,而是脱稿剪纸,一气呵成,最终脱颖而出,获得镇江市中小学生美术现场创作比赛一等奖。后来,耿澜作为镇江市的两名学生代表之一,参加了在徐州市举办的江苏省第一届民间美术进课堂活动。

第一次辅导学生剪纸就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杨荣芳喜出望外,全校师生倍感振奋。由于丰裕中心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学校70%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考虑到外来务工人员大多家庭条件一般,而剪纸投入不多,不但适合学生们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实在是一举多得。就这样,杨荣芳和同事开始在学校的各个班级组建兴趣小组,她也正式踏上了剪纸之路。


将非遗保护与美育相结合

杨荣芳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简单、最熟悉的事物剪起。她告诉学生:“艺术是相通的,大家可以把剪纸当成用剪刀作画。与普通绘画不同的是,剪纸时,我们要注意有的地方要沿着外轮廓剪。”这招果然奏效,学生们很快学会了剪人像,信心大增。

学生们不知道的是,在教他们剪纸的同时,老师也在不断剪纸。有时看到一些图形,杨荣芳和同事就随时随地研讨应该怎么剪,怎么教学生剪。学校也非常重视将非遗保护与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相结合,经常送杨荣芳等老师参加剪纸课程培训,甚至专门聘请南京大学教授、全国著名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担任学校的辅导老师和艺术顾问,为师生提供现场指导示范。

看得多了,见识广了,杨荣芳加强了对剪纸的认识,也愈加心灵手巧。为了让学生们更系统、全面地学习剪纸,杨荣芳和倪玉蓉认真搜集、研读有关理论书籍和资料,再结合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于2012年精心编撰、出版了两本剪纸画册和两册校本课程剪纸教材。丰裕中心小学的剪纸活动被中央媒体关注、报道。2018年,剪纸校本课程教材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展出,成为全国第一套“少儿剪纸”教材。

学生马美琴上二年级时接触到杨荣芳的剪纸课后,有空就通过旧报纸琢磨、练习剪纸,渐渐地,她的剪纸技艺越来越纯熟。四年级时,马美琴参加镇江市“万奇杯”环保剪纸画展荣获一等奖,不久后又在全国第八届《少儿美术》杯年度艺术展评中获得一等奖。此后,马美琴又收获了一连串荣誉,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剪纸明星。


弘扬传统剪纸文化

如今,走进扬中市丰裕中心小学校园,宣传栏、教室墙壁、楼梯走道,随处可见学生们的剪纸作品,学校有数百幅学生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或展出,并被列入扬中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2009年至今,丰裕中心小学举办过多次全省乃至全国性的民间艺术活动,并作为中国农村小学优秀代表赴北欧等地举办剪纸展。因在传承民间剪纸艺术方面取得累累硕果,扬中市民间剪纸委员会选择在丰裕中心小学校成立。

丰裕中心小学的名气越来越响,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很多人开始将孩子送来读书,家长们慕剪纸之名而来,希望孩子能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接受采访时,杨荣芳说:“我们不仅要让‘非遗进校园’,更要让‘非遗驻校园’。真正在校园中传承非遗文化,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和综合素养。”

未来,杨荣芳打算通过剪纸课程,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剪纸艺术结合得更加紧密,让学生们在学习剪纸技艺的同时,明白剪纸可以用来做什么,从而在将来做一些剪纸的衍生品,让传统剪纸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她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