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州区川姜镇启江村,一支由20余名巾帼志愿者组成的“敲门嫂”服务队,以“小敲门”撬动“大治理”,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群众,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筑起暖心港湾,成为基层治理中一道亮丽的“巾帼风景线”,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动能。
银龄守护:独居老人的“贴心女儿”。“敲门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聚焦独居老人、失能老人等群体的急难愁盼,创新推行“三必访”机制。她们为辖区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台账,联合村医开展定期上门问诊、免费体检等服务;针对行动不便老人,协调邻里力量组建“轮值送餐队”,确保每日热饭热菜送到家;日常陪伴中,她们化身“情绪疏导员”,陪老人话家常、忆往事,用耐心倾听化解孤独。89岁失独老人张秀英常说:“这些闺女比亲人还贴心,有她们在,我心里踏实!”
雏鹰护航:留守儿童的“阳光使者”。围绕留守儿童“生活缺照料、学习缺辅导、情感缺陪伴”的痛点,“敲门嫂”服务队构建“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三维关爱体系。生活上,定期上门帮孩子整理房间、清洗衣物,确保居住环境整洁有序;学习上,轮流辅导其功课,帮助攻克学习难点;情感上,是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引导孩子敞开心扉,及时纾解负面情绪。在“敲门嫂”张婷婷的长期关爱下,留守儿童在作文中写道:“张阿姨的关心,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生活。”
特别关爱:一老一小的“星夜明灯”。“敲门嫂”服务队以“特别关爱”为抓手,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更多困境“一老一小”家庭,通过“日常帮扶+特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服务效能。通过举办“点亮星夜”活动,为老人举办健康讲座、集中观影,让银发生活更添色彩;为孩子连接公益课堂、开展“微心愿”认领,让成长之路充满温暖。党员何列淑就是“敲门嫂”的一员,她以爱为桥梁,将“特别关爱”传递给一老一小。
一扇门,两份情。如今,“敲门嫂”的红马甲已成为启江村最温暖的标识。她们用一次次叩门、一声声问候、一件件实事,践行着“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温情,更以巾帼力量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敲响了乡村振兴的温情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