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街道妇联全面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进家庭活动以来,我积极响应号召,带领全家一起参加学习。全家四人,有三人是共产党员。父亲年纪大了,为了方便老人学习,我专门买了一台收音机,便于父亲收听党史学习课程;我还买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学习材料和丈夫一同学习;儿子在外地上班,我通过学习强国APP不定时给他推送“四史”学习资料,并经常教育他“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展望未来,获得更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写满了浴血奋战的辉煌,我们这代人虽不曾亲历那个艰苦卓绝的时代,但关于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却一直铭记在心。孙湾村(原吴楼庄)曾是淮海战役后期一处重要的战线,那是一九四八年十二月的一天,当时孙湾村驻满约一个团的国民党军队,但解放军战士面对敌军牢固的工事,英勇不退缩,最终仅凭一个排的兵力打击了逃窜至此的国民党军。在这场战斗中,排长及年仅16岁的小战士郭爱清二人壮烈牺牲,孙湾村民将两位烈士埋葬于此,并为他们修建墓碑。正是因为有这些奋勇的英雄,我们才能迎来新中国的成立,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始终为民的信念,国家才能在改革开放中迈出豪迈的步伐,也正是因为先人的奋战、党的领导及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懈探索,我们如今才能无比自豪地看着我们的祖国一天天强大,看着身边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幸福。
我带着孩子阅读党的红色经典,了解党的历史,孩子看到一段关于抗日战争的片段,他问:“为什么要打仗呀?”这让我萌生了要带着孩子学党史的想法。为了让他不觉得枯燥,我们从童书馆借来了党史知识相关的绘本,带着他一起阅读《闪闪的红星》《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绘本,一起观看《建党伟业》《闪闪的红星》等优秀影片,让他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对党充满感恩,要铭记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热血气概,要爱党爱国爱家乡。
作为一名党员,我将时刻不忘党的初心,时刻以党员身份提醒自己,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作为一名下岗创业带头人,我将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干事创业的热情,认真谨慎的态度要求自己,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帮助更多的失业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再就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自社区开展“四史”活动以来,我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以小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讲“一条小船”的故事,让孩子了解红船精神,激发孩子爱党爱国的情怀,让党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更加伟大。华罗庚说:“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我们的党史学习教育也是如此,必须从娃娃抓起,才能让红色基因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一步一步成长为忠于党和人民的栋梁之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学习、借鉴历史,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通过“四史”学习,我深切体会到“四史”学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需求,是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需要。
“四史”是历史,而历史就像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他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能从中得到信仰与意志、精神与力量、目标与方向、勇气与定力。
清明时节,我村开展了学习“四史”主题教育,意义非凡。我们带着孩子走进了烈士陵园,瞻仰了烈士碑,学习了淮海战役的艰辛历史,见证了农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老一辈革命者的付出,要让孩子感受今天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作为一个碾庄人,我感到很骄傲,希望碾庄的发展越来越好,祖国也越来越强大!
我出生于革命家庭,年近70,有着35年党龄,进入社区工作14年,一直致力于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为了让辖区的未成年人更好地接受党史红色教育,我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等契机,邀请老革命、老红军走进社区的七彩阳光少儿假期俱乐部,讲述那些他们亲身经历的浴血奋战的故事;带领孩子们参观红色纪念馆,教导他们在新时代学好“四史”、用好“四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带着孩子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学习了党史,让孩子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武装斗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