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萍,著名苏绣艺术家。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她从事苏绣事业30余年,在传承前辈的基础上,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融针绣”风格,“以针线表达时代”,创作出一系列表达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作品。姚建萍先后在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艺术殿堂举办个人刺绣艺术大展。她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永久收藏。2015年,她成为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也是江苏省唯一获得这个称号的人。
姚建萍不断探索实践,创作的作品曾连续四度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在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内绝无仅有。与此同时,姚建萍领衔创作一批原创主题性巨作,讴歌国家、讴歌时代、讴歌家乡,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案例。
巨幅苏绣《玉兰飘香》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会场迎宾厅中,一幅12.5米长、4.7米高,由姚建萍率200人团队奋战100天完成的大型原创巨幅苏绣《玉兰飘香》,这是迄今中国苏绣史上绣制篇幅最大、绣制人员最多、绣制针线最长的巨制。作品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为创作主题,表达了进博会“玉兰飘香,广迎天下客”的主旨及中国对外开放的博大胸怀,这是姚建萍又一幅主题性原创苏绣巨作。
在创作苏绣作品《富春山居图》合璧卷时,姚建萍发现在刺绣领域中,丝线的光泽是丝线区别于其它织物所具有的特色。如何运用好丝线的光泽是刺绣技术中最难把握的问题。对于传统古山水画类作品,在刺绣中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它古朴简约、韵味十足的视觉效果,是摆在每个刺绣工作者面前的技术难题。于是,她潜心钻研,发明了针法“韵光绣”,旨在减少刺绣画面的反光,解决刺绣古山水画作品中丝线光泽感过强、破坏古朴感的问题。
姚建萍还多次获得外观发明专利、实用发明专利证书。为保护“姚建萍刺绣”品牌的知识产权,自己研发的多项技术发明均申请到知识产权保护。2015年,她为配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姚建萍刺绣个展,发行了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巧夺天工》,得到业界及嘉宾一致好评。
姚建萍作为国家级非遗苏绣传承人,视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为己任,她一次次用行动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给大学生创造了解和学习苏绣的平台,不仅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也立志培养一批优秀的苏绣传承人。她创办“清华班”,并走进清华美院,传授苏绣技艺;让苏绣走进伊犁,千里传授技艺;她来到四川郫县、贵州册享县、宁夏彭阳县等地,充满热情地、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绝活,令人钦佩和感动……姚建萍刺绣工作室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基地”的称号。
多年来,姚建萍先后带着作品走进北京奥运,走进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世博。同时成功举办了几次开创性的展览,不遗余力推动文化交流传播。
姚建萍扛起肩负的使命,并努力实践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她认为,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同样,艺术家对社会的关爱和回报也应该是永不停止的。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继续推进自己的刺绣艺术,姚建萍还将继续坚定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用一针一线送出一丝又一缕的社会关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