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这是砥砺奋进的五年,这是乘风破浪的五年,这是开拓创新的五年,江苏各级妇联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心用情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工作,努力开创新时代妇女事业新局面。江苏妇女十四大即将召开,这份特别的接力展带您感受妇联温度。
巾帼凝力量 绽放“她”芳华
组织巧手妈妈们精心钩制15120朵永不凋谢的“冬奥之花”,作为冬奥赛场颁奖花束送上世界的奖台;
连续七年承接“恒爱行动”,组织志愿者为新疆霍尔果斯困境孩子们钩织爱心毛衣,两次在全国交流经验;
创新推出“小马扎+大舞台”,被中央文明办全国推广,融合小马扎的“五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入选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十大示范项目;
实施“海生草”项目,惠及连云港、新疆霍尔果斯、云南普洱三地儿童,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
巾帼英姿,谱写华章。近年来,连云港市妇联始终立足“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的职能定位,秉持“四高”工作理念,坚持“七化”工作路径,围绕大局抓重点、服务妇女出实招、大胆创新求突破,凝心聚力见真章,创新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妇女儿童工作,培育打造了一批“妇”字号品牌,获“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集体三等功”等80余项荣誉,被省、市领导批示肯定10次,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央视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妇女报》、《新华日报》等宣传推广800余篇,为加快实现新时代的“后发先至”,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港城贡献了巾帼力量。
“小马扎+大舞台”
引领妇女齐心向党同心同圆
每周三下午四点半,板浦镇的王奶奶准时拎着小马扎来到镇上的“小马扎”课堂,或是听讲师们讲解政策,或是看苏北琴书表演,这成为她的日常爱好之一。“小马扎+大舞台”因内容多样、地点灵活,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月25日,2023年党旗飘扬·幸福舞蹈“小马扎+大舞台”宣讲进乡村行动启动仪式在海州举办,融合了苏北琴书、淮海戏、情景剧、快板等多种文艺元素,用故事讲思想,以案例讲政策,以典型讲经验,让基层妇女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
近年来,为推动妇女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基层,连云港市妇联立足城乡社区,聚焦群众需求,以“小马扎”巾帼理论宣讲联盟为龙头,以“连里巾帼大讲堂”“‘连里公益’巾帼志愿阳光行动”等为载体,以“小马扎巾帼流动课堂十个一活动”为抓手,不断拓展内涵,打通了全面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小马扎”巾帼流动课堂的形式在不断创新。在社区,借助小喇叭、“婆婆妈妈大舞台”定时播放、演出,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内容。在农村,组建“草根名嘴”队伍,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乡音讲解“天下事”,深入田间地头、农家村户,宣传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内容、惠民政策,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学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小马扎+大舞台”还借助村(社区)基层阵地综合整治,将妇女思想引领等工作融入基层党建、城市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共开展特色宣讲3260余场次,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巾帼说”“小马扎巾帼说”等网上微视频50余个,线上线下覆盖超30万人次,获全国妇联肯定、中央文明办信息采用,《人民日报》、央视频等20多家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被评为连云港市九大理论宣讲品牌之一,在全省妇联执委会上交流。结合小马扎大舞台的“五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也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十大示范项目。
连云港市妇联融合推进思想引领与为民办实事,先后推出《连云港百年党史里的“她”故事》专题,开展“十百千巾帼大宣讲”,编制发放“小马扎”惠民利民手册,打造连里巾帼“四微”集市,开展关爱“一老一小”木兰行动、“山海恋歌”幸福成长营、“海生草”关爱困境儿童等巾帼志愿公益项目,服务群众15万人次,引领广大妇女带领家庭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玉女峰慧创”+她播大赛
跑出巾帼创新创业加速度
东海县至善坊水晶的主播唐翠翠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高中毕业后她留在了家乡,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迈入直播带货的门槛。但唐翠翠首先要面临的是“英语关”,上万个完全“没见过”的英语单词和直播用语,她昼夜赶工,一个月“拿下”。“开播第十七天,我才销售了第一单。”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她积极自学,还报名当地妇联举办的主播培训。现在,唐翠翠已经积累了不少来自欧美、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客户”,销售额最高的一天,她卖了8万元。而像唐翠翠这样走上直播行业的宝妈还有几十位。
“我们直播间的烤虾都选用非常新鲜的海虾,可以品尝出正宗的海味……”“00”后主播吴可欣面对镜头,向观众们介绍着手里的特产。目前正值休渔期,连云港网红渔嫂蒲蓉尔正带着她的团队在连岛街道的“妇女党建微家”直播卖当地的海鲜、茶叶等土特产品。“休渔期渔嫂们没事做,街道、妇联找到我,把大家组织起来做主播,就卖海鲜干货。”蒲蓉尔现在的渔嫂直播团队有40多人,一天最高能卖6万元。
连云港市妇联以“电商助农”项目为引领,以直播带货推动经济“她”力量,在全市遴选了10个村(社区)开展巾帼助推共同富裕村试点工作,实现“电商助农”辅导指导全覆盖,建成创强、创富、创业、创美、创意“五创小组”20个。举办“我为美丽乡村代言”她播大赛,启动千名创业女主播培养点灯计划,以赛代训、以赛促孵,培养和孵化了一大批女性创业主播和“美丽乡村”代言主播,实现了村村有主播、人人能带货。全市直播带货、海播、仓播、跨境电商行业如火如荼,一片热闹景象。
“目前,系统共有1282名女性人才,她们每人都有一个专属服务码,输入姓名和登录密码,就可以在候机、就医、家政、社区服务、子女入学、家庭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面,一键扫码享受绿色通道和优质服务……”这是工作人员在介绍新开发的妇女发展人才信息系统——“一库一码一平台”。为积极做好对女科技工作者的引领、服务、联系工作,连云港市妇联开发信息平台,创新打造“玉女峰慧创”直播间,“连接产业、创业和就业,对接车间、田间和课间,链接政策、制度和资源”。连云港市妇联还联合市委人才办下发“慧创她时代·科技建新功”方案,成立市女科技工作者联盟、市女科联巾帼创新中心等机构组织,推出“五通”工作机制,建立巾帼科技创新机制保障、事业发展、价值提升、家家幸福等“四大支持体系”,打造和依托8个科技慧创服务平台(站),线上线下为女科技工作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发展服务。“五通”工作经验也被省妇联肯定并全省推广。
“连里·幸福家”+“连里·美育家和”
唱响家家幸福安康主题曲
田红艳家庭是全国最美家庭,她热心公益,创业成功后,主动牵头成立赣榆区蒲公英助学协会等,和家人一起走上捐资助学、济孤助残、拥军优属的慈善之路。田红艳家庭先后组织大型济孤助残活动30余次,组织带动19个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捐款13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和帮扶孤残儿童231人。
“工作是幸福家庭的保障,而美满和谐的家庭能促进我们更好地工作。”作为刚参加全市最美家庭风采展的典型家庭代表,汪海这样回答。汪海家是团结和睦的七口之家,她的家风是“孝敬长辈,勤俭持家,爱岗敬业,奉献担当;温暖相伴,无惧风雨,学无止境,向阳而行”。
连云港市妇联以“家风正、家教好和家庭幸福指数高”为总目标,启动“连里·幸福家”计划,大力实施家庭文明提升、家庭教育赋能、特殊群体关爱等行动,着力打造文明绘家、智慧兴家、实惠福家、平安和家、汇爱暖家五大品牌。深入开展家庭文明创建行动,举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家庭”等宣传活动2000余场次、发布微课40期,举办第七届家庭文化艺术节、优秀家风故事分享会等,征集优秀家风故事、好家训家规3800条。联合江苏天马集团打造26个亲子阅读站,举办“四季乐章”亲子阅读实践活动百余场次。围绕“以美育人”“以美促教”“以美创新”,启动实施“连里·美育家和”项目,推行“136”模式,组建了一支专业队伍、链接三个优势资源、开展六个系列活动。持续完善五级家庭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壮大“一库两团一联盟”。深入实施家庭教育赋能行动,出台市家庭教育工作“十四五”规划、“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家教重点研究课题,在全省率先推动家庭教育进高校课程,指导法检两院建设家庭教育示范点。组建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务千人团,推出“智慧父母课堂”专栏、开展三道课程、举办爱心公益万里行活动等,服务了8万余户家庭。培树市级以上家庭典型3604户,获评全国五好家庭、最美家庭18户。打造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新时代家风家教实践基地2个,推出“八个一”家风文化阵地(主题公园、馆、街、路、巷、长廊、亭、墙),引导全市家庭树立养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美德。连云港市妇联被市委市政府荣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集体三等功”。
“和家安康”+“海生草”“娘家人”
绘就妇儿权益维护暖心篇
“现在爷爷爱笑了,妈妈回来照顾我们了,我特别喜欢画画,有人给我送彩笔、画板,还有人免费教我画画呢。”小丫(化名)这样讲述自己家现在的生活。“这一切多亏连云港市妇联的关爱服务。”小丫的爷爷说。据了解,小丫的爷爷奶奶患癌症,父亲透析,妈妈离婚外出,妇联了解后,制订了帮扶方案,在打扫助餐、陪医买药、家庭教育、心理关爱等方面开展工作。这是市妇联“一户一策”微关爱计划中的一个缩影。
2022年,连云港市妇联联合市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启动实施“和家安康·一户一策微关爱计划”,深入排查走访,建立五级走访关爱小组,掌握困境家庭底数,结合实际精准制订关爱方案。举办微关爱计划培训班赋能增能,全面解析微关爱计划实施方式路径等,全市已有300多户困境家庭被纳入微关爱项目,享受为期一年的微关爱服务。
领到“两癌”专项救助金的潘女士,擦着眼泪说:“感谢妇联,有了这1万元,不仅减轻了我家里的负担,更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为帮助城乡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及时治疗和重拾生活信心,近年来,各级妇联、妇儿工委办进村入户摸排城乡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情况,积极为他们申请国家救助金,同时加大社会募集,探索形成“国家救助+地方财政专项+社会慈善力量+女性安康保险”四位一体的救助模式,先后募集各类救助资金700万余元,救助帮扶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705名。利用99公益募集资金,为1097名农村低收入“两癌”妇女、1109名残疾妇女、20396名病残儿童购买了健康保险。
“六一”儿童节前夕,新疆霍尔果斯莫乎尔中心学校的孩子们与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的师生进行了视频连线,并共跳铃鼓舞,这是连云港、新疆霍尔果斯、云南普洱三地儿童连续第二年齐聚“云端”,时空连线共庆“六一”。活动现场,三地还举行持续帮扶关爱行动共建签约仪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妇女报》等20多家媒体报道。近年来,连云港市妇联大力实施“海生草”关爱困境留守儿童公益项目,累计开设“海生草”校外艺术特长班163个,6000余人直接受益,惠及新疆、云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困境儿童15.5万人次。
连云港市妇联颁布市县乡三级妇儿发展规划,全面规划未来五年妇儿发展重点工程、重点内容。与公检法司开展妇儿维权机制制度集中签约共建,集成化打造“连里·和家”维权品牌。联合9部门开展“守护太阳花”女童保护项目,联合市检察院制订涉案妇女求助关爱11项措施,去年以来,5个妇儿维权方面的案件先后入选最高法、最高检、全国妇联等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件。打造138家标准化“娘家人”家事调解工作室,创新打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三多”模式,全市共调处纠纷1.3万余起,处置问题3570个,“三多”工作经验也被省委政法委推荐至中央政法委,聚力服务和家和睦。
党建引领+“玉兰花开”
书写妇联改革破难新答卷
连云港市妇联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加强党建带妇建规范性文件,推动各级党组织把妇女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贯彻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重点目标任务分解》,梳理出18项工作任务,把听党话跟党走落在具体行动中。出台连云港市妇联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五大发展目标、20项重点任务。组建全市女村书记党建联盟,开展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机制研究课题,创设妇联创新实践区项目34个,探索妇运高质发展多样化实践路径。
持续发力改革破难,建有机关事业单位妇联组织512个、各类妇女组织438个、“妇女微家”317个,新建新兴领域117家,其中互联网领域妇联8家。采取“专兼挂”配置法,市、县(区)、乡镇(街道)妇联配备兼挂职副主席186名,全市妇联执委达17307人。
出台《市妇联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十二条意见》《市县区妇联领导蹲点联系服务基层“十个一”工作制度》《市妇联领导联系服务基层和妇女群众的“4+1+1+4”工作制度》,领导和中层干部带头访妇情察民意,每名领导干部直接联系 2-4 个乡镇(街道)及所辖村(社),每人直接联系基层妇女干部、巾帼新农人、最美家庭、困难户四类人群,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集成打造巾帼党建示范村20个,制作惠民利民政策汇编,印发妇联工作手册、妇女议事一本通、婚调手册等,市县妇联执委领办项目实现村社全覆盖,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解难事。
下一步,连云港市妇联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人民至上,秉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连里·巾帼”十大品牌工作为重点,重抓五个聚力,实现五项提升,努力破解更多妇儿发展难题,努力让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更加友好,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同步,以实干实绩实效走好新时代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的赶考之路,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贡献最大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