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市惠山区
有一支志愿团队众人皆知
那就是洛社镇“幸福义工”志愿团
在洛社镇
有一个名字家喻户晓
那就是洛社镇党校专职副校长
“幸福义工”志愿团带头人徐智能
从宣讲起步,与志愿结缘
2007年
徐智能从计生条线转岗至
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党校工作
上任不久
雷厉风行的她
就组建起洛社“幸福义工”时政宣讲团
徐智能个子不高
时常穿着志愿者马甲
扛着投影仪、无线喇叭
移动音箱和宣讲材料
奔波于洛社的村落
社区和基层单位
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学校
小区楼道、村头巷尾
开展宣讲工作
在她的带领下
洛社“幸福义工”时政宣讲团
每年推出百余堂宣讲课
送课下乡近300场
受众超3万人次
2011年年初
徐智能偶然了解到
废旧挂历可以制作成盲文纸
可为盲童家庭节约支出
便在全镇组织开展
“爱心挂历 情系盲童”等活动
向南京盲校
赠送废旧挂历裁剪的盲文纸
由此开展幸福小义工与盲童
结对伙伴成长计划
几次结对活动后
有个无锡的女孩
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徐妈妈”
徐智能愣了一下
随后开心地应下
从此
女孩经常把“徐妈妈”挂在嘴边
总是嚷着要见“徐妈妈”
女孩先天性失明
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
就悄悄地回俄罗斯了
女孩有一次偷听到
父亲找过女孩的母亲
但母亲说她是噩梦
不会回中国了
这句话让女孩受到很大打击
父亲和奶奶怎么安慰都没用
徐智能得知后
当晚就赶到她的家中
女孩一头扎进“徐妈妈”的怀里
哭个不停
徐智能向她解释:
“你的妈妈仍然爱你
你应该学会感恩、自强不息
绽放自己的光彩
妈妈一定能看到并且回来的”
女孩受到了鼓励
更加积极向上、刻苦学习
2020年获得“新时代江苏好少年”称号
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自2012年
负责洛社镇志愿服务工作以来
徐智能便把一颗心
扑在志愿服务事业上
2020年11月1日
徐智能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
大家劝她停下来歇一歇
但心向公益的她如何停得下来?
2021年3月
尚在康复期间的她
获得了全国最美志愿者的荣誉
更坚定了将志愿服务事业
坚持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巾帼大宣讲项目启动仪式
义务植树活动
志愿服务月活动
志愿者交流讨论会
……
当年3月
徐智能的志愿日志上
写得满满当当
徐智能将洛社镇入党积极分子
分成八个小组
与镇里的失独家庭一对一结对
手把手指导他们
策划开展上门慰问走访等帮扶活动
为每个家庭建立帮扶档案
做好走访慰问记录
引导入党积极分子
树立为民服务理念
将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让有德者有得
2022年8月
徐智能在朋友圈
晒出了几只脚的照片
熟悉她的志愿者都知道
她腿疾还未痊愈
也抽不出时间去远足锻炼
不禁好奇起来
原来
徐智能在陪伴
一位患渐冻症的
一星级志愿者外出看风景
感受生活的色彩和温暖
以打卡的方式提醒自己
把这件事坚持下去在徐智能的推动下
洛社镇率先在惠山区出台
《洛社镇道德模范和志愿者礼遇十条》等文件
成立专项志愿资金——幸福基金
落实、完善志愿者礼遇回馈机制
每年在洛社镇举办的敦亲睦邻节上
发布志愿者典型事迹
表彰优秀志愿服务团队
星级志愿者
和“幸福志愿星家庭”
为三星级以上志愿者赠送体检
为新升星志愿者赠送书券
购买志愿服务综合保障险
为星级志愿者赠送报纸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礼遇举措
让有德者有得
感受作为一名义工的幸福
她说:
“做志愿工作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一种生活方式
融进了我的血液
唯有传承下去
使志愿精神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
生命才更有意义”
徐智能组织开展的
关爱盲童“弟子规”公益夏令营
“蒲公英”亲子悦读
等十多个志愿服务项目
连续多年受邀
参加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项目展陈
在她的带动影响下
洛社镇志愿者
从8000余名发展到3万余名
专业志愿队伍从12支发展到128支
组织开展
周末节假日常态化志愿活动近1000次
洛社幸福义工总站先后被评为
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江苏省巾帼志愿服务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