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作为我国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当下,这门古老技艺正面临着传承断层的危机,同时,老少代际之间也常因生活节奏、兴趣爱好的差异存在沟通壁垒。为激活非遗剪纸的生命力,搭建老少沟通的桥梁,促进代际共融,2025年7月8日,张家港市锦丰镇三兴社区妇联开展指尖流转千年韵,剪纸共传非遗情活动,众多老年人与青少年齐聚一堂,在指尖的灵动与纸张的流转中,共同书写了一段关于传承与温情的美好篇章。
活动拉开序幕,一张张带有剪纸图案的卡片,成为了老少互动的首个纽带。老少两两分组后,描述者绞尽脑汁,依托对剪纸元素的理解,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图案特征,猜测者则凝神聚气,快速联想。老人凭借多年对剪纸符号的熟悉,总能精准捕捉图案的精髓,一句 “它有弯弯的身子,身上还有许多细密的纹路,常被用来象征吉祥长寿”,让青少年瞬间猜到“仙鹤”;青少年思维敏捷,从老人的描述中迅速找到突破口。让青少年在趣味互动中初步认识了剪纸艺术中的各类符号,为后续深入了解剪纸艺术奠定了基础。
接着,社工通过PPT 和视频系统讲解了剪纸的历史发展, 从远古时期的雏形到明清时期的鼎盛,深入剖析了其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社工现场示范了折纸、画线、剪裁等基础剪纸技巧,只见红纸在社工手中几经翻转、裁剪,便化作了一幅精美的图案。示范结束后,老年人与青少年一对一结对,老人们耐心十足,手把手指导青少年:“折纸要对齐,这样剪出来才对称”,“下剪刀要稳,慢慢沿着线走”。在这一来一往的教学中,剪纸技艺得以跨越年龄的界限,实现了代际间的有效传承,青少年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剪纸技艺的精妙。一幅幅凝聚着双方心血的剪纸作品完成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活动中,老少组合还化身为魔法造型师,利用提供的材料,为卡通人物设计制作独特的发型和头饰。老人们传授传统剪纸的对称、镂空等技巧,青少年则融入现代潮流元素,设计出夸张的爆炸头、可爱的卡通图案等。在欢乐的氛围中,老少双方共同感受着传统剪纸艺术的现代创新魅力,也在协作中进一步加深了沟通与理解。
通过此次非遗剪纸主题活动,为剪纸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让青少年深入认识和了解剪纸艺术,激发了他们对非遗传承的兴趣与责任感,有助于剪纸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展。活动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让老少双方在共同参与剪纸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消除了代际隔阂,增进了情感交流,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