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脚步愈发近了,赶年集、买年货是中国人绵延千百年的过年仪式之一,从“飞”出新花样的蝴蝶兰到“游”出锦绣前程的小锦鲤,从美味的淡水澳龙到甜蜜糕团,从诗意簪花到乡韵十足的年戏,让我们一起赶一场有香气、有活力、有鲜美、有甜蜜的“她”年集。
喜庆簪花,过年簪花,聚会簪花……
对于古人来说,无处不簪花
时至今日
簪花、插花依然表达着
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对未来的期许
簪花,古人的浪漫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诗中写到的“翦(剪)彩花”说的便是绢花
在位于栖霞山下的栖霞民艺馆南京绢花非遗传承人“如虹儿”品牌主理人茆雅凤向我们讲起南京绢花的“前世今生”“唐宋时,簪花已经不再是皇室权贵的专享民间男女皆爱佩花这就创造出很大的市场需求南京是丝织品的重要产地就原材料而言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到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迁来10万手工艺人构建‘明代十八坊’其中便有善于造花的能工巧匠这一举措也促进了南北绢花技艺的融合发展。”据《燕京岁时记》载:“所谓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绰枝、摔头之类颇能混真。”春日来临,特别是节日期间女子不论贫富都以戴花为美
寓意喜庆吉祥
不仅簪花古人还热衷插花由于仿真度极高瓶花类绢花也随着这一习俗的盛行逐渐发展起来明清之后南京绢花与绒花竞技发展逐渐以枝花、瓶花类见长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行业整体衰落机器生产的涤纶花塑料花后来居上手工绢花、绒花都逐渐衰落南京绢花技艺几近失传
有韵味的中式审美
大约10年前茆雅凤第一次看到绢花她瞬间被吸引了上网搜索时发现国内绢花的视频很少反倒国外有不少的相关资料她疑惑:作为丝绸原发地绢花一定起源于中国而我们的传统绢花在哪里呢?
为了探寻究竟茆雅凤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从古籍、古画到历史地图绢花的发展脉络与特点一点一点呈现在她面前“我们的宝藏太多了随便捡起一颗都足以惊艳世界。”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坚定的自信她逐步理清了“南京绢花”的历史和传承也成功申报了
“南京绢花”市级非遗项目
南京绢花受南方文化影响枝花、束花风格雅致秀丽和传统国画一样更重视文化寓意文人意趣的表达头饰花精巧细腻,色彩柔和胸花、襟花等具有吴地文化风俗特征在寻找绢花源头的道路上茆雅凤也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更坚定了以花传情、以花言志的信念
茆雅凤不追求“真”她将传统文化、中式审美注入作品做出符合人们期待的“有韵味”的花儿让每个中国人看了就觉得“真”、觉得“美”
茆雅凤也不追求完美和“漂亮”“这枝玉兰花做成了带着枯边和褐斑的花瓣因为玉兰开花时即使盛极将颓但依然以怒放的姿态透露出强烈的生命之美那是它最打动我的
也是我想通过这件作品表达的。”
其实茆雅凤一直追求一种“很真,但又不太真”的美感在她看来,枯萎、残缺、污斑……都是生命的自然面貌而这种不完美恰恰是最本真、最极致的“美”
别担心,会好的
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是数十个小时的精工细作多年来茆雅凤用业余时间制作绢花“最夸张的时候大年三十我还在做花这就是我的休息和娱乐。”因为不用迎合市场她的创作保持一种松弛感和对艺术的绝对信仰——“我只做我喜欢的”
成于无数个偶然正是手作的绝妙之处手工绢花蕴含着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和对生活持久且虔诚的热爱相较于鲜花它没有生命,却有灵魂它不为季节所扰,可赏可玩
时时与观赏者进行着情感互动
“你可以把它佩戴在身上去往远方的旅途也可以把它插进花瓶与友人一起闲话品茗你还可以随心拗折它的枝干换一个样子来取悦自己。”绢花不是娇贵的艺术品
而是可以和人们相近相亲的朋友
“为什么我们直到现在还喜欢在家里摆花来装饰那是一种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认同比如梅兰竹菊它们不是普通的花是中国人都懂的默契。”
今天,茆雅凤努力让绢花回归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她坚信这种带着中国文化特质的艺术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和喜爱传统的绢花艺术也能够真正迎来新生
“这枝枫叶是我的3.0版本作品面料的选用和枝干的处理都进行了改进更具韧性的同时也更逼真。”茆雅凤摩挲着桌上的枫叶笑着说虽然已经深耕手艺多年她一直没有停下钻研和创新技艺的脚步“不久前我和绒花非遗传人赵树宪老师推出绢花和绒花的结合作品——石榴既有热烈饱满的花又有充满生趣的果两种古老手艺本自同源又以新的方式相遇融合创造出一种别样的美并在2024巴黎——中国南京周的展会上惊艳亮相。”
新年将至,一些喜庆的绢花比如梅花、柿子等,制成年节花看着叫人欢喜,还经久不坏寓意也更美好在茆雅凤这里花可百日红,日日是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