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是个有温度的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有没有达到高质量的程度,要看对儿童有没有足够的友好态度。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既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入实践,也是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的通知》,苏州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自2020年始,我市始终坚持儿童优先理念,推动儿童友好融入城市发展,围绕“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五个方面统筹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儿童友好,人人友好”的美好愿景在苏州已成实景。
注重顶层设计
2020年,我市全面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42家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目标纳入苏州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纳入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纳入《苏州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25年)》重点项目,连续两年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标准规范编制《苏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战略规划(2021-2035年)》和《苏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儿童友好社区、出行、学校、医院、场馆等五个重点领域的建设指引,为全面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了详实标准和明确要求。我市儿童友好城市规划获得2022年世界城市规划年会年度城市规划卓越设计奖“优秀奖”。
强化项目带动
围绕儿童自身需求,坚持项目引领,试点探索的工作思路,努力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实施儿童友好工程,开展适儿化改造30项”纳入2022年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实际建成儿童友好社区25个、儿童友好公园6个、儿童友好街区和场馆各1个,儿童友好出行交通点90个。“改造提升示范儿童关爱之家30个,建设市级示范儿童友好社区20个”入选2023年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
拓宽参与渠道
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全市儿童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儿童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发挥其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公开征集儿童友好城市LOGO、主题曲歌词,开展“童眼看两会”“童声议未来”“童心绘苏城”等主题活动,累计收到绘画作品15000余幅,视频300余条,儿童的实际需求不断融入城市决策和建设。
创新宣传载体
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宣传,让社会各界关注儿童成长,主动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全市儿童征集绘画活动优秀获奖作品为素材,制作成首日封、书签及宣传海报在全市宣传发放。开设以“儿童友好”为主题的轨交专列,开展儿童友好城市“星光足迹地图”网络打卡活动等,营造“儿童友好,让苏州更美好”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氛围。
下一步,我市将以苏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为纲领,进一步创新奋进,奋勇争先,努力打造“品牌突出、文化鲜明、治理创新、体系完整、质量卓越”的儿童友好城市“苏州范本”,为中国式现代化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之路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