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节日里,赶一场灯会,看一场舞龙表演,锣鼓喧天、鞭炮声声,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仪式感。本次活动带领青少年一起学习锣鼓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十一圩港村在7月6日开展“锣鼓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共有15名青少年参加此次活动.
志愿者首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精心制作的PPT演示向青少年系统讲解锣鼓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包括锣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各地区的特色表现形式,以及在节庆活动、戏曲表演、民俗仪式等多样化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深入阐释锣鼓艺术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随后进入实物体验环节,志愿者现场展示锣鼓乐器让青少年能够直观了解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并鼓励青少年近距离观察乐器细节,亲手触摸感受不同材质的质感,并尝试简单的敲击动作,通过亲身体验辨别各类乐器发出的独特声响,培养对传统乐器的感性认识。最后是活动的实践环节,让青少年动手制作锣鼓模型。志愿者准备了色彩丰富的超轻粘土作为创作材料,先示范基本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青少年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参照实物或图片,用粘土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锣鼓形象。在制作过程中,青少年们自发地交流创作心得,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乐器的特征,现场气氛活跃而融洽。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整个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实物体验和手工制作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锣鼓文化知识,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培养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传统乐器的认知。整个活动注重互动体验,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