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
连云港妇联:反诈“她力量”守护万家“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5-09-01 来源:连云港市妇联

一个个贴着“未知链接不点击”标语的鸡蛋,在连云港市连云区陶庵社区陈大妈手中沉甸甸的——这枚“反诈蛋”让她记住了最关键的那句话。与此同时,在“社志融合”文艺市集现场,连云港市妇联设立的咨询台前围满了群众,工作人员将一本本《2025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递到妇女手中,用通俗语言剖析“AI换脸诈骗”等新型犯罪手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反诈在行动”部署要求,2025年反诈宣传月期间,连云港市四级妇联组织全域联动、精准发力,聚焦全职宝妈、老年女性、农村妇女等易受骗群体,将反诈防线延伸到社区家庭、企业景区、田间地头,用方言土语、鲜活案例,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反诈“巾帼防线”。

全域联动,下好全民反诈“一盘棋”

走进东海县桃林镇皇城村,镇妇联的反诈宣传活动正热火朝天,工作人员向带着孩子的全职妈妈们发放宣传册,讲解近期高发的“刷单返利”骗局,同时不忘提醒暑期防溺水安全。

与此同时,东海县温泉镇各村妇联主席步履匆匆,她们带着宣传资料“走街入户”,针对老年妇女反复叮嘱——“不轻信陌生来电,不向陌生账户转账”。连云港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联执委+网格员”双向任职优势,走进社区、农户家里开展反诈知识宣讲,在常态化走访排查重点人群中,引导动员妇女群众发现报告有关电信诈骗线索。

在曲阳镇集市,反诈宣传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妇联工作人员在商超门口设立咨询点,同时组织快递负责人、穿戴甲从业者、水晶主播等新兴业态女性群体参与座谈,借助她们的力量辐射更广人群。

“我们以‘一盘棋’思维统筹全市妇联系统反诈工作,”连云港市妇联权益工作负责人介绍,“从区县到乡镇,从传统村落到新兴业态,确保反诈宣传全域覆盖、不留死角。”

精准滴灌,筑牢重点人群“防火墙”

“张阿姨,您收到的‘中奖信息’是骗局,千万别点链接!”在社区走访中,连云区巾帼志愿者发现一位老人正打算点击可疑短信中的链接,立即上前阻止。

针对老年群体,连云区陶庵社区妇联联合派出所推出特色“反诈蛋”活动。工作人员在鸡蛋上粘贴反诈标语,分发给辖区居民。派出所民警则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等常见诈骗方式。

“不仅学到反诈知识,还领到免费的鸡蛋,回去就把这些知识讲给家里人听。”参加活动的陈大姨满意地说。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反诈知识在轻松氛围中入脑入心。

创新载体,提升反诈宣传“渗透力”

在灌云县南岗镇孙庄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微课堂”正在进行,来自连云港市“幸福港湾”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刘坤律师化身“侦探”,带领村民们一起揭开网络诈骗的层层迷雾,揭秘诈骗分子如何利用人性弱点设下陷阱。这种“互动式”宣传让“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口诀深入人心。

创新载体是连云港妇联普法工作的亮点。连云港市妇联打造“莲姐说法”视频号,邀请“三官一律”女性群体拍摄普法视频,并转发推送江苏警方反诈短视频、“宝妈”防骗指南等实用内容。海州区妇联开通“联安号”普法巴士,围绕禁毒、反诈等不同主题,开展普法研学。在灌云县杨集镇,一位妇女在巾帼志愿者的指导下,正认真操作手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这个来电预警功能,就能自动识别诈骗电话。”志愿者耐心演示着App的核心功能,多元化的宣传手段,让科技反诈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海县驼峰乡后墩镇村的刘阿姨至今记得上个月遭遇的“客服退款”骗局。“对方准确说出我的购物信息,要求我点链接填银行卡号。”她回忆道,“正是妇联发的宣传单上写的案例让我警醒!”

在连云港,像刘阿姨这样因妇联反诈宣传而避免财产损失的妇女越来越多。2025年反诈宣传月期间,连云港四级妇联累计开展反诈讲座5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电子字幕屏万余处。连云港市妇联系统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筑牢守护家庭财产安全的“巾帼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