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
骄傲!阅兵方阵,来自江苏的她们英姿飒爽
发布时间:2025-09-04 来源:综合自江苏警方、江苏新闻、南京日报、秦淮发布、无锡日报、南通妇联、鼓楼微讯、姑苏晚报等

9月3日上午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以盛大阅兵仪式

同世界人民一道

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来自江苏的她们

目光坚定、英姿飒爽

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高强度训练期间“00后”姑娘过了考研复试


在受阅方队中,一支全部由女民兵组成的民兵方队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英姿飒爽、步伐铿锵,成为阅兵场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这支队伍里,有一位来自无锡的“00后”姑娘姜刘燕。

姜刘燕2019年入伍,2021年退役,现在是东南大学的一名准研究生。她的父亲姜献华是梁溪公安分局吴桥警务工作站的接处警民警,曾在空军某部队服役15年。


姜刘燕服役期间,和父母合影


今年2月,姜刘燕接到通知,让她去南京参加此次阅兵的选拔。这一消息让全家人非常兴奋。

老姜仍清晰地记得姜刘燕离家的日子,2月21日。此后的6个多月,老姜夫妇的心紧跟着女儿,时刻关注着她的消息和心理变化。每次收到女儿的消息,妈妈都会“秒懂”,第一时间送上亲亲、抱抱,给足女儿情绪价值,而老姜则充当着“士气官”的角色,不断为她加油打气。老姜夫妇知道,很多时候,女儿只是在“求爸妈关心”,第二天,又会“满血复活”,精神抖擞投入训练。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女儿在训练期间,还抽空通过了研究生的复试。

“对于一名军人而言,能参加阅兵是无上荣光,更是一份极其宝贵的人生经历。”老姜说,即便是退役后,他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阅兵仪式,仍会心潮澎湃。曾几何时,加入阅兵方队、步伐铿锵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是老姜做梦也不敢想的梦想。今年9月3日,这个梦想,女儿替他实现了。


镇江“00后”接受检阅,父亲眼眶泛红


今年2月,镇江“00后”女孩王佩玙通过层层考核成为女民兵方队的一员。她的父亲王龙专门从工作地云南大理赶回家乡句容,参加集体观礼,今天一早就守在电视前观看直播,在看到女民兵方阵走过天安门时,王龙激动得眼眶泛红。


为来自江苏的她们点赞


湖南路模范女子民兵连收看本次阅兵活动


来自南京鼓楼“湖南路模范女子民兵连”的陈雯雯、彭博、李万芸也在女民兵方队中。她们用汗水和坚持,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陈雯雯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曾执行俄罗斯总统、朝鲜领导人、法国总理、马来西亚总理等访华欢迎仪式。2022年9月,陈雯雯从事教育工作,担任南京晓庄实验学校美术教师,并承担对外交流工作,她综合素养高,业务能力强,获得师生和家长一致好评。“当我作为民兵方队中的一员,和战友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意气风发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陈雯雯说,“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二排左四为张慧


在备受瞩目的民兵方队中,东南大学2024届硕士毕业生张慧以昂扬面貌和卓越表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张慧于2016年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2021年,张慧退役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国防教育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她曾担任东南大学至善民兵连首任副指导员以及东南大学国旗护卫队的技术教练,还连续两年承担学生军训教官工作。她常说:“我想把在部队学到的东西教给学弟学妹们,这是一种传承,更是对军旅生涯的延续。”


左一为崔佳宁


民兵方阵第14排排头的女兵来自南京传媒学院,她叫崔佳宁,是南京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2班学生。2017年,崔佳宁考入南京传媒学院,2018年,她响应国家号召,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2023年返校继续学习。“参加这次阅兵,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财富。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方阵’中的一员。课堂就是我们的训练场,考场就是我们的阅兵场。我们现在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掌握的每一项技能,都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崔佳宁说。 


李玉文


来自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劳动保障所的李玉文入列受阅,向世界展示新时代基层民兵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2019年大学毕业,她毅然选择入伍,成为一名驻澳部队文艺兵。入伍当年,李玉文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20周年庆祝大会,亲历“在庄严军礼中接受检阅”的难忘时刻。两年部队时光,让她心里埋下了“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种子。今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女民兵方队选拔启动,李玉文凭借扎实的军事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如愿获得参阅资格。


右二为唐诗雅


2006年出生的唐诗雅是宜兴人,南京晓庄学院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学生,入选装备方队,光荣参加九三阅兵。


图中第二排右起第一位为石冬杰


来自苏州的王淑仪、张楚娜、石冬杰三位女民兵,她们身穿帅气的21式蛙服,佩戴红色领巾,在九三阅兵方队中绽放出别样光彩。

张楚娜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六年,执行过55场仪仗任务。被召回参加阅兵,她毫不犹豫:“召必回,战必胜!”她用“幸福”二字总结部队生活,言语中满是自豪。

石冬杰也曾是一名仪仗兵,退役后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她将军旅故事带入课堂,带领学生观摩队列训练、参观革命文物,开展国防教育。“这是我们石老师,太帅啦!”今天上午,她的学生们也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到了老师飒爽的步履,内心无比自豪。

和前面两位退役女兵不同的是,王淑仪是没有参军经历的一名普通的基干民兵。从最初报名时的 “零基础”,到最终站上阅兵场,她的成长里满是 “不服输” 的韧劲。“刚去训练时,她总跟我们说‘自己基础差,跟不上’,集合时总落在最后。” 王淑仪的母亲叶琴说,女儿那股子要强的劲儿,让她绝不会轻易放弃。“为了练军姿,她对着镜子一站就是两小时,抬头18度、眼睛居中,四十秒不眨眼都是反复练习;踢正步时,精准控制脚离地30厘米、跨步75厘米。”从 “落后者” 变成了队伍里的 “排头兵”,王淑仪用行动证明,普通民兵也能在阅兵场上绽放光彩,完美诠释了苏州小娘鱼柔中带刚的坚韧气质。


辛晓兰


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辛晓兰,作为民兵方阵的一员接受了检阅。辛晓兰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队员,她接到参加阅兵活动的通知后,第二天就毫不犹豫地收拾行李去参加集训。


张晓瑜在部队服役时参加训练


南通市通州区退役女兵张晓瑜亮相女民兵方队。能参与到九三阅兵,是张晓瑜与军旅情怀的深厚联结。2021年9月,刚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张晓瑜,受父辈影响,毅然报名参军。她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的一员,在军营中度过了两年难忘时光。今年上半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女民兵方队选拔启动,张晓瑜凭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参阅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