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就业创业她行动
【西楚她慧创·她的创业故事】崔淦茹:用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
发布时间:2025-10-11 来源:宿迁市妇联宣传部

在西楚大地的沃土上,一股蓬勃的“她力量”正书写着动人的创业华章。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更是敢想敢干的创业者、引领风潮的弄潮儿。她们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坚韧与智慧,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在乡村振兴的广阔田野、在服务业的万千岗哨、在文化传承的创新工场,勇敢追梦、勤勉圆梦。每一次技术攻关,每一次市场开拓,每一次模式创新,都凝聚着她们的汗水与才智,闪耀着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夺目光彩。为助力展现宿迁创业女性的风采与力量,市妇联策划推出【西楚她慧创·她的创业故事】专栏,聚焦我们身边了不起的创业巾帼,今天让我们走进崔淦茹的创业故事,倾听她如何用双手编织理想,以奋斗写就人生华章。

在宿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大二女生崔淦茹的名字总带着“靠谱”“能干”的标签。别人眼里忙不过来的大学生活,她却安排得满满当当、有声有色——做志愿,她两次拿下“优秀志愿者”;搞创新,她在省赛赛场捧回一二三等奖;当学生干部,她也凭责任心获评“优秀”。这个看似普通的姑娘,正用自己的方式,把青春过得热气腾腾。


志愿路上的“小暖炉”:把温柔落到实处

微信图片_2025-10-11_143017_576.jpg

“做志愿不是走形式,要真的帮到人才行。”这是崔淦茹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也确实这么做了。京东宿迁马拉松体育嘉年华那回,她穿上消防志愿者的红马甲,从早到晚没歇过脚。看到参赛选手忙着热身没注意安全提示,她就主动凑上去,用通俗的话讲灭火器使用步骤;遇到带孩子来的家长,她又蹲下来,拿着卡通宣传册教小朋友“着火了要捂口鼻、贴墙走”;就连休息间隙,她还会绕着活动场地转几圈,检查消防栓有没有异常。这份细致,让她收获了“优秀消防志愿者”的认可。在“博爱青春”项目里,她更是把温柔藏在细节里。去留守儿童之家时,她会提前打听孩子们的喜好,带过去的绘本、文具总能戳中大家的心;辅导功课的时候,遇到孩子听不懂的题,她不着急,换着方法讲,直到孩子眼睛亮起来;到社区协助健康义诊,她知道有些老人听力不好,就把医生的叮嘱写在小纸条上,还一句句念给老人听。也正因这份真诚,她又多了一个“优秀志愿者”的称号。


创新赛场的“实干派”:为家乡解难题

微信图片_2025-10-11_143115_390.jpg

作为宿迁本地人,崔淦茹早就留意到家乡的“小麻烦”:白酒厂每年产出64.78万吨酒糟,堆着有异味;河道里的淤泥越积越多,影响环境。“能不能把这些‘废料’变有用?”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她就立刻加入了麦特团队。跟着团队查资料、泡实验室的日子里,她没少“折腾”。从调整酒糟和淤泥的混合比例,到测试不同发酵温度的效果,失败了就重新来。终于,他们研发出“淤泥酒糟有机肥” 技术,还改良了发酵装置——生产效率提了37%,成本降了20%,甚至拿下20项技术成果和专利。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还联合政府、本地企业,搭起了“农业-酿酒-有机肥-农业”的循环链:酒糟和淤泥变有机肥,有机肥再给农田、花圃用,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帮农民省了肥料钱。这个项目,不仅让她拿下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更让她觉得:“原来学的知识,真能帮家乡解决难题!”


创业路上的“巧心思”:让好项目走稳走远

微信图片_2025-10-11_143118_794.jpg

有了好技术,怎么让项目“活”起来?崔淦茹发挥经济管理专业的优势,成了团队里的“运营小帮手”。她跟着团队跑市场时发现,种植户、花卉园都急需性价比高的有机肥。于是,他们敲定“线上零售 + 线下批发”的模式:线上在电商平台开店,方便小农户下单;线下对接宿迁本地企业,走批量订单。没多久,就有不少客户找上门来。在规划项目发展时,她也没含糊。跟着老师一起算成本、做预算,明确融资300万元用于研发和扩产;根据市场需求预估,明年销售收入能达360万元,再过几年能涨到2.76亿元,投资不到一年就能回本。更让她开心的是,这个项目还能带动就业——未来预计能帮3500多人找到工作,农户人均年收入还能多1.2万元。“能赚钱,还能帮到家乡人,这样的创业才有意思。”

微信图片_2025-10-11_143123_844.jpg

从志愿路上的“小暖炉”,到创新赛场的“实干派”,崔淦茹的大学生活,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又有温度。她从没想过要“拔尖”,只是把想做的事认真做好,把家乡的难题当成自己的目标。接下来,她还有不少小计划:继续优化有机肥技术,让更多地方能用得上;多组织志愿活动,拉着同学一起传递温暖;把专业课学扎实,给项目运营再添点“硬实力”。崔淦茹说:“青春就是要敢闯敢干,我想带着这份热爱,继续在服务家乡、实现自己的路上,好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