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家庭文明建设
“苏馨”巾帼调解系列展播④ |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全员、全程、全阵地” 多元举措提升家事案件调解成效
发布时间:2025-08-15 来源:省妇联权益部、连云港市妇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妇联组织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妇女儿童和家庭。新形势下,如何及时发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并进行有效化解,已经成为妇联工作的重点内容。

近年来,江苏省妇联系统认真研究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回应广大妇女儿童的新需求新期盼,把下大力气做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作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通过搭建平台、丰富手段、多方联动等一系列举措,把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阶段。为深化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省妇联以典型培树为抓手,精心打造“苏馨”巾帼调解工作品牌,全省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响应,结合地域特色与群众需求,积极探索多元调解服务模式,涌现出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家事“解铃人”工作品牌,着力为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康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注入持久动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书写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温暖答卷。


近年来,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坚持高起点、高定位、高要求,不断深化少年家事审判改革,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完善程序,始终秉持“温情审判”理念,年均审理家事案件1300件以上,案件调解撤诉率达68%,先后有7个家事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1起保护女童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入选最高院发布的“十大人身安全保护令”,先后荣获省法院“集体二等功”、省级“巾帼文明岗”、省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该院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全员参与

家事调解队伍多元化


在处理家事案件过程中,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少家庭法官注重内部挖潜,不断提升自身调解能力。为兼顾家事案件情感、隐私、财产等多重属性,法官们除不断加深自身业务功底外,还自学考取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证书,全方位充电赋能。此外,建立起书记员、法官助理-法官-庭长-专业法官会议四级调解体系,由书记员、法官助理在送达、走访时适时向当事人了解情况,由法官开展案件调解,遇到疑难复杂案件,则由庭长参与调解,必要情况下由专业法官共同研讨会商,力求最大程度化解纠纷。

善于外部借力也是少家庭开展家事案件调解工作的一大特色做法。针对家事案件感情纠葛不易调处、矛盾纠纷容易激化等特点,聘请47位经验丰富的“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心理疏导员”,深度参与疑难复杂的纠纷化解工作。“家事调查员”出具家事调查报告,法官和“家事调解员”共同调解,如当事人出现偏激情绪,则由“心理疏导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在一起较为棘手的离婚案件中,女方性格偏激。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引入“三员”参与,庭审前与家事调查员进行细致调查,庭审中与家事调解员、心理疏导员不厌其烦地共同调解,最终解开了女方心结,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庭审后法官及时跟进,督促丈夫兑现了补偿款,并联合民政部门为身患疾病的女方申请了困难救助,为该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三员”机制让法官的“孤军作战”转为“群策群力”,成功化解数十起矛盾激化的家事纠纷。


全程贯穿

家事调解方式多元化


做好家事案件调解工作,法官并不仅仅将工作局限于诉中,而是将调解贯穿全程。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少家庭成立婚姻家事纠纷案件诉前调解工作室,配备1名人民调解员专门从事家事纠纷诉前调解工作,实行4名法官轮值制度,对于疑难复杂、争议较大或有法律适用问题的案件,随时对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共同做好诉前化解。今年以来,经诉前调解工作室调解、撤诉的家事纠纷达221件。诉中,法官结合案件审理过程中查明的事实,着重进行法庭教育和释法说理,用“情”字切入当事人内心,努力化解纠纷。判决后,法官还会进行判后释明和回访,尽可能缓和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钝化矛盾,尽最大努力修复已破损的亲情关系。

家事案件繁杂、琐碎,将诉前、诉中、诉后调解工作全程贯穿,有效结合,才能取得最佳处理效果。少家庭年均审结家事案件1300多起,就是凭借着这种方式,让家事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取得案结、事了、人和的圆满效果。


全阵地建设

家事调解平台多元化


温馨的调解环境、浓厚的家庭元素创设,突出了妇儿权益的保障,有利于舒缓当事人的紧张情绪,减少当事人的对抗心理,对促成家事纠纷化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少家庭充分强化阵地建设,坚持“温情审判”的柔性司法理念,打造百合花样式的家事法庭、音乐谈心室、妇儿维权工作室、心灵驿站、家暴庇护室等,努力营造良好审判环境。

同时,注重依托基层搭建家事案件解纷平台,充分发挥审务工作站作用,利用镇村及网格员广泛开展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和释法答疑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巡回审判示范作用,对于赡养、继承等有一定社会影响和示范的案件,戴着国徽、抱着卷宗,走进乡村、社区就地审理。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法院少家庭成立“圆梦万家”志愿服务队,通过发布案例、自护知识讲座、法治宣讲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引导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互勉,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依托“全国文明村”墩尚镇岭灶村,成立“家庭教育及关爱基地”,现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次、讲座2次,对5名困难当事人进行政策或经济上的救助,有效引导家长和孩子建立起安全、亲密的家庭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建了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柔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