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家庭文明建设
【最美家力量】何友凤家庭:十三载晨昏相伴,婆媳是上天安排的缘分
发布时间:2025-08-26 来源:省妇联家儿部

本期最美家力量为大家讲述江苏省最美家庭——泰州市何友凤家庭,在遭遇命运重击时,以最朴素的坚守,共同构筑温馨港湾的感人故事。



病榻前的生命堤坝


2012年,何友凤30多岁的儿媳陶凤平因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命运轰响中,婆婆何友凤那句“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得救她”,成了托住生命的磐石。经四天四夜抢救,儿媳挣脱死神,却坠入半身不遂的泥淖——口不能言,腿不能行,失去了生活能力。但这位半生与土地为伴的婆婆却展现出异乎寻常的坚韧,发出掷地有声的誓言“只要人在,家就在!”

这句简短的誓言成为这个家庭的生命灯塔。为了儿媳的康复,何友凤专程求教医护,学习专业按摩手法,变着花样调理膳食,以单薄之躯呵护着四口之家,扛起四千多个日夜的守护:晨光熹微时煨着药膳,烈日当空时搀扶复健,星斗满天时按摩翻身。13年岁月流转,邻居们无不感慨:“卧床者面庞红润,守护者瘦了十几斤。”那悄然消逝的十几斤血肉,是丈量母爱的沉重砝码,是托举生命的坚强基石。



风雨中的担当脊梁


作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从事铝合金门窗制作生意的儿子刘前进,用汗水浸透的工装诠释着责任。他日复一日在门窗作坊里埋头劳作——既要偿还妻子治病欠下的债务,又要持续负担医疗康复费用,还得撑起四口之家的生计。

每天踏进家门的时刻,他总不忘带上妻子爱吃的糕点。俯身病榻轻声询问“今天感觉怎样”时,粗糙的手指已开始为妻子按摩僵硬的肢体。深夜给女儿刘梦瑶的电话里,那句“注意身体,别舍不得花钱”的叮嘱,承载着大地般厚重的父爱。

在他手中,铝合金框架逐渐构造成型;而在生活里,他正用坚实的臂膀为家人搭建起避风的港湾。家的方向,始终是这个男人心底最深的牵挂,也是他永不疲倦的力量源泉。



陋室里的孝心传承


婆媳是上天安排的缘分,虽无血缘,却因爱相连。病榻上陶凤平望向婆婆的眼神满含孺慕,何友凤为儿媳擦拭身体的动作轻柔。13年晨昏相伴,早已滋养出超越血缘的母女深情。

这份爱如清泉浸润着第三代。在外求学的刘梦瑶,每逢假期归家便主动接替奶奶看护母亲,还给奶奶捶背,帮父亲整理工具,将奖学金悄悄塞进药盒。苦难让她比同龄人更懂“家”的分量——祖辈的坚韧是土壤,父母的恩爱是根脉,而她终将长成庇荫家园的乔木。

春去秋来,何友凤家屋檐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婆婆为病媳按摩浮肿双腿的剪影,儿子灯下清点票据时专注的侧脸,孙女视频通话时绽开的笑颜。这些无数昼夜坚守的微光,终在岁月长河里流淌成星河,诉说着“最美家庭”的真谛——所谓“最美”,非云端楼阁,而是风雨侵袭时,以血肉之躯为彼此撑起晴空的寻常人家。那田埂上不折的脊梁,恰似寒夜不灭的灯火,照亮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