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家庭文明建设
海安市城东镇石桥村:开讲急救知识 干货满满守护安全
发布时间:2025-10-14 来源:海安城东镇石桥村

近日,由石桥村党总支牵头,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联、关工委、老促会、老干部、工会联合会、退役军人及民兵组织开展“老年人急救知识宣讲会”活动,志愿者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的形式,为村内老年人系统普及急救知识,重点围绕日常高频急症的应对要点展开,让“急救常识”变成守护“夕阳红”的“实用技能”。

宣讲中,志愿者紧扣老年人生活场景,将急救知识拆解为“核心原则+分症应对+关键提醒”三大模块,用通俗语言逐一讲解。他首先强调急救的“首要原则”:无论遇到何种急症,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再通过呼喊、轻拍双肩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不确定情况时,别慌着动手,先喊人、打120,盲目施救可能帮倒忙”。 

图片1.png

针对农村老年人最易遇到的四大急症,志愿者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应对要点。讲到“噎食、窒息”,他详细说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细节:“站在身后抱腰,握拳顶在肚脐和胸口中间,快速向上冲击,一下一下别着急,直到异物出来”;提及“心脏骤停”,则重点强调“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一旦发现有人没意识、没呼吸,立即让人打120找AED,自己马上做胸外按压,两乳头中间往下按,每分钟100到120下,坚持到医护人员来”。

对于“跌倒”这一农村老年人群最常见的意外,志愿者专门纠正误区:“不是不能扶,是要先问、先看。问他哪里疼,看他能不能动,要是说腰疼、腿疼,千万别硬扶,可能是骨折,扶了反而加重伤”;针对“突发头晕晕厥”,则给出简单应对步骤:“赶紧让他躺下,把腿抬高些,解开领口透透气,要是几分钟还醒不过来,马上打急救电话”。

此外,志愿者还分享了“急救辅助知识”:建议老年人随身携带写有姓名、病史、家属电话的急救卡,“万一晕倒,别人能及时联系家人、知道病情”;提醒家中常备急救箱,放入创可贴、碘伏、体温计等用品,“小伤口、小发烧能及时处理,急救箱里的药要定期看有效期,过期的赶紧换”。

此次宣讲让老人们系统掌握了急救核心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村里将持续依托老干部、红枫志愿者等力量,开展更多针对性的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