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又称重阳节、敬老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每逢农历九月初九,阳气最盛,古人有“九九重阳,登高避灾”的说法,因而形成了登高、赏菊、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近日,南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关工委、妇联联合对未成年人开展重阳节传统文化宣传。

志愿者为孩子们介绍重阳的起源与意义。重阳节源于古代的“祭祀祖先、祈求平安”仪式,后逐渐演变为敬老爱老的节日。强调“九九”相叠,数字“九”在古代象征长久、吉祥,故此节日也寄托了人们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志愿者还讲解了重阳的主要习俗。登高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驱除晦气、避邪保平安。赏菊象征高洁与坚韧,佩戴茱萸古时用以辟邪。
最后,志愿者提醒孩子们注意重阳节的禁忌。古人忌在重阳日动土、破屋、剪发,认为会破坏阳气,影响健康。这些禁忌更多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提醒孩子们在节日里保持安静、整洁,避免大声喧哗或随意破坏公共设施。
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使重阳节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