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最美家力量为大家讲述江苏省最美家庭——连云港市钱秋云家庭,用最朴实的行动,将奉献他人融入日常,以无私善举温暖社区的感人故事。

01
用爱心点亮学途
“做有温度的教育者,育有担当的接班人”是同为教师的钱秋云与丈夫始终如一的信念。钱秋云在连云港市实验学校任教二十余年,从数学到科学,始终致力于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乐园;丈夫在石榴小学教数学,用耐心与智慧为农村孩子开启数学之门。虽然任教学段不同,但他们怀揣相同的初心:以专业传授知识,以爱心陪伴成长。
钱秋云的课堂从不囿于方寸课本。为让低年级学生理解“1米”的概念,她带来米尺,引导学生分组丈量教室、触摸课桌、度量身高,在亲身实践中建构认知;科学课上,她提前准备紫甘蓝,反复调试配方,只为让每个孩子清晰目睹酸碱反应的奇幻色彩蜕变。许多家长由衷感叹:“钱老师的课是要‘做’的!”钱秋云不仅用心教学,更用情育人:悄悄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准备文具和书籍,以奖励的方式送去鼓励;调离原单位时,将积累多年的实验材料全部赠予接任教师,只因“这些东西应该留给孩子们”。丈夫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在她熬夜备课时默默递上热茶,在她忙于学生工作时主动承担家务。两人常常在家交流教学,客厅成了“第二备课室”。这样的氛围也深深影响着两个孩子:大儿子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立志报效国家;小儿子走进清华园,延续着家庭对知识的热爱。
02
用行动守护家园
“环保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这不仅是钱秋云一家恪守的生活信条,更是她作为科技辅导员的行动哲学。她带领学生开展的每一项环保实践,都先在家庭中生根发芽;每一次绿色行动,都先从身边开始践行。在这个四口之家,循环利用已成为习惯:买菜必带布袋,废旧电池统一回收;洗衣水用于拖地冲厕,雨水和淘米水用来浇花。据估算,出门带布袋,每年减少近千个塑料袋的消耗。“每个家庭都行动,改变就会发生。”钱秋云常这样说。多年前,小区因物业更替,垃圾堆积成山,钱秋云一家毅然带头清理。夫妻俩搬运大件垃圾,当时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儿子也拿着小铁锹帮忙。从质疑到被感动,邻居们纷纷加入,很快就让小区焕然一新。随后她又自费清理化粪池,面对感谢只是笑笑说:“都是邻居,应该的。”
03
用奉献温暖人心
“奉献,是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钱秋云一家最朴实的信念。她悄悄为学生补课、赠送学习用品;丈夫利用休息时间辅导作业、分享藏书。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常善举温暖着周围的人。
如今两个孩子在外求学,但家的纽带从未减弱。周末的通话中,大儿子分享科研进展,小儿子交流环保活动,钱秋云和丈夫总是叮嘱:“照顾好自己,多帮助他人。”尽管相隔千里,奉献的家风仍在延续。从讲台到社区,从家庭到社会,钱秋云一家以爱传家、以行践责,用日常点滴书写了“最美家庭”的生动篇章——没有波澜壮阔,却真挚动人;看似平凡简单,却温暖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