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品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联联合南通理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中国蓝印花布的传承解码”为主题的活动。活动通过追寻历史、互动交流和动手体验等多种形式,带领未成年人深入了解蓝印花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解码“千年蓝调”,追寻历史溯源
活动伊始,巾帼志愿者通过PPT演示和实物展示,向未成年人讲解蓝印花布的历史,从最早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到明清,蓝印花布更是传播到山东、山西、湖南、湖北以及东北各省,走进了千家万户,以及近代蓝印花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让未成年人了解到南通是享有“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称号的城市。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展示了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让未成年人深入了解染布、印花等关键步骤如何一步步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也让未成年人了解到蓝印花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布料,更是祖辈智慧的结晶。
品味“文化内涵”,巧绘丰富纹样
“小朋友们,前面我们知晓了蓝印花布的历史,那么知道蓝印花布上都有些什么图案吗?”“我知道,我知道,有小人、小狮子,还有文字,我在奶奶那里看见过”张小朋友说道。“嗯,说的对,其实啊,蓝印花布的图案是有很多寓意的。”随后,志愿者通过“凤凰站在牡丹上”、“狮子滚绣球”、“莲花配鲤鱼”纹样里的吉祥密码,纹样在形式上追求圆满、讲究对称、数必逢双,向未成年人详细说明其美好的寓意。“这些花纹不仅好看,还藏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前的枕头、被面、衣服上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一位家长说道。
感悟“蓝韵新生”,延续蓝白之美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凝聚了百姓最美好的生活寄托”,随着这段开场白,《非遗有新人》有关蓝印花布的视频在活动室播放。小朋友们根据自己喜爱的图案,尝试用简单的工具在小布片上进行“印花”创作,体验制作的乐趣,制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印花作品,同时也从动手体验中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蓝印花布的理解与感悟,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将传统非遗之美深植童心,悄然培育起少年儿童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对工匠精神的敬意,更彰显了品建村老区振兴服务站传承文化、守护童真的担当。今后,品建村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青春之力点燃文化传承的火种,护航童心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