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江北新区儿童友好社区联盟成员——白玉社区、陆营社区、滨江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建设特色,分别开展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系列活动不仅为辖区儿童带来了丰富的体验,更有力推动长芦街道儿童友好社区朝着可持续、高质量方向发展。
“宁童学•文化传承”,非遗活动点亮童心
白玉社区以“非遗文化赋能儿童友好生态建设”为核心目标,接连举办两场非遗文化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体验,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邂逅非遗之花草灯”活动中,巾帼志愿者生动讲解花草灯的起源与文化内涵,为孩子们打开非遗文化的大门。活动设置知识竞答、花灯制作、创作分享等多个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举手,在互动问答中学习非遗知识,将童趣与文化韵味融入每一盏花灯。创作分享环节,孩子们大方展示作品,讲述设计思路,现场氛围热烈。
“纸浆凝彩贺国庆童心传承家国情”活动则紧扣国庆主题,志愿者以问答互动开篇,引导孩子们分享国旗、天安门等中国标志性元素,唤醒爱国情怀。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拿起工具制作纸浆画,将对祖国的热爱融入色彩与线条之中,最终完成一幅幅充满童真与深情的作品。
宁童乐•农耕体验,田间课堂孕育希望
由长芦街道滨江村妇联精心策划并主办的“小手创绿・耕植希望”儿童农耕认知与创意盆栽活动,在长芦街道“青耘课堂”青少年科普实验基地顺利开展。20余名儿童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农耕文化魅力,体验创意盆栽乐趣,度过了一个充实且有意义的周末。
活动围绕“耕种希望”主题层层推进,农耕知识讲解环节,志愿者用通俗质朴的语言,从农耕工具的演变、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全方位展现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孩子们搭建起农耕知识框架;实地体验环节,“青耘课堂”专属种植基地成为“实践课堂”,志愿者教孩子们正确使用农耕工具,讲解植物生长特性与养护知识,孩子们亲手参与劳作,直观感受“耕耘”的过程,也对“收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互动体验环节,葫芦丝表演为活动增添诗意,悠扬的旋律让孩子们感受农耕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随后的农耕知识问答则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深化认知;创意盆栽DIY环节,孩子们充分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用扭扭棒制作“耕种”“希望”主题图案,将普通盒子装饰成充满心意的“希望花盆”,亲手将土壤与种子倒入花盆,完成盆栽制作。活动最后,孩子们承诺会细心养护盆栽,见证“希望”从种子到幼苗的生长历程。
儿童友好社区是传承文化、培育未来的重要平台。长芦街道始终致力于深挖教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让文化融入儿童日常生活,助力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体验中成长进步。接下来,长芦街道儿童友好社区将持续推出更多元、可持续的主题活动,不断完善社区环境,努力构建一个适宜儿童成长、传承传统文化、传递时代精神的儿童友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