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家庭教育
我的孩子不会骗我
发布时间:2025-07-03 来源:《莫愁 家庭教育》


640 (2).webp.png我的孩子不会骗我

文 王希


1

“妈妈,今天作业做完了,我出去玩了。”“好的,去玩吧,玩得开心!”

孩子从书房出来和我打了个招呼,就抱着球匆匆出门了。身边朋友满脸不可思议:“你不检查一下作业吗?万一他骗你的怎么办?”我也一惊,我从来没有想过,更不认为孩子会为作业而骗我。为什么我如此笃定呢?

可能是因为那个夏日的午后。

那天,四岁的儿子用蜡笔在白墙上自由挥洒,童年的天真被涂抹得五颜六色。可是,那面干净的白墙是我特意为照片留出来的。

看着孩子等待夸奖的稚嫩笑脸,我是冲过去大骂一顿,还是违心夸赞、放纵孩子的行为?还好,我都没有做。我微笑地走到孩子身边,搂住他小小的肩膀:“这张画五颜六色的,涂得也好看,可是我想把这幅画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展示墙上,还想把它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可惜不行啊。”孩子看着我,又看看墙,若有所思:“我把它画在纸上就好了。”“是啊,画在纸上就好了,我猜墙也是这样想的。”“好的,妈妈,那我把墙擦干净,以后就在纸上画。”儿子头也不回地跑去拿了一块大大的抹布。

当一个家庭可以无条件接受孩子的错误,当一个孩子可以在家庭中被完全接纳,那他就没有欺骗的必要,因为在他的心里,生活中没有不可饶恕,只有偶尔的失误而已。


2

也可能是缘于上小学的某一天。

放学的校门口,一个个孩子小鸟一样飞出来奔向父母。可是儿子却嘟着嘴,慢慢踱出校门,看见我就一头栽在我怀里,“哇”一下哭出来。我拍着怀里这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发生什么了?”“我的数学……只考了……70分……”儿子泣不成声。

我搂着孩子,穿过校门口拥挤的人群,慢慢往家走,一路的啜泣让回家的路显得格外长。回到家,我从书包里拿出试卷,和孩子一起分析失分点。之后,我针对错题准备了例题、练习,三页纸涵盖了这个单元学习存在的问题。“考得不好真悲伤,对吧。妈妈的学生也都是这样的,每次我发卷子都有哥哥姐姐哭呢。但是,娃,这两周,我们把这三张纸讲完,妈妈保证你考90分!”“真的吗?”“当然,100分可能有点困难,90分,没问题。”

以后的每天,书桌前那个伏案的小小身影,对着三张纸片来回琢磨。在不知不觉中他会发现,比分数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检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面对考验坚韧不拔的意志,即使考得不好,父母也能理解他,帮助他积极面对。既然如此,孩子就不会遮掩分数,更没有必要向父母隐藏自己的学习问题,而是坦然地向父母求助。

3

更有可能是因为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在书房里仔细备课,“糟糕,我犯错了。”我突然拍了拍大腿。

“妈妈,怎么了?”孩子好奇地从书本中抬起头来。

“妈妈今天上课把‘楚王好细腰’里的‘楚王’讲成楚威王了,应该是楚灵王啊,我明天要去和学生订正一下。”

“啊,老师也会讲错啊,你还和学生订正。”孩子不可思议地看着我。

“这不奇怪呀,老师也会犯错,每个人都会犯错,错了就赶快改过来呗。你们老师从来没有犯错吗?”我轻松地问孩子。

孩子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有的,上次我们数学老师讲鼹鼠没有视力,后来我查了资料,鼹鼠是看得见的,只是眼睛被毛挡住了。”孩子语气很笃定,对老师的错误记得特别清楚。瞪着大眼睛的孩子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接着问:“那你不怕学生笑话你吗?”

“你的数学老师讲错了鼹鼠知识,你笑他了吗?”我笑着反问他。

“不会不会,我没有笑他,我后来还特意把书带去告诉老师了。”

“对啊,数学老师不知道生物知识,语文老师不一定准确掌握历史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错了就认,认了再改呗。”

错了就认,认了再改。孩子嘴里念叨着这简单的八个字,若有所思。当父母敢于袒露脆弱,孩子便学会拥抱真实;当家庭容得下试错的声音,成长就拥有修正的勇气。

蒙特梭利说:“真正的纪律源于自由,而非约束。”那个奔向球场的背影如此坦荡,是因为他知道身后永远有块可以擦拭重来的白墙,有张允许反复演算的草稿纸,有个会坦然说“妈妈错了”的真实榜样。教育就藏在这份信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