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巾帼学习宣讲
“巾帼红喇叭”让宣讲“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11-20 来源:南京市江宁区妇联

“理论怎么讲才听得进?政策怎么传才接地气?”南京市江宁区妇联给出了生动答案。近年来,江宁区妇联紧扣引领、服务、联系职能,打造“巾帼红喇叭”宣讲品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理论宣讲实践,让党的创新理论带着“烟火气”走进妇女群众心中。


有力有序建队伍

让宣讲更润民心

江宁区妇联整合全区三级妇联组织的宣讲骨干,扩大“联”的范围、创新“联”的方法,增强“联”的实效,构建“1+10+N”宣讲体系:

1支总队育骨干


吸纳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律师、女性公益人才等,通过培训、宣讲比赛提升宣讲员的能力,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思想觉悟高、理论水平好、表达能力强的宣讲队伍。


10支分队扎基层

江宁区基层妇联组织不断吸纳村(社区)妇联主席、女性网格员、美丽庭院女主人、妇女微家女主人、三八红旗手、女农民以及最美家庭成员等优秀基层女性代表作为宣讲分队成员,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把讲台搭在群众家门口。


N支特色队添活力

江宁区妇联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妇女微家、巾帼志愿服务队等相关资源,建立了“婆婆妈妈调解队”“西泉腰鼓队”“横山文艺队”“茗书轩巾帼志愿服务队”等特色宣讲队伍,把理论带到老百姓身边,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形有态建阵地

让宣讲更聚声势

江宁区妇联打破“固定讲台”限制,进一步拓展宣讲阵地,丰富活动载体,让宣讲更加多元化。

线下阵地“贴民心”。整合女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妇儿之家、红色教育基地、妇女微家等资源作为宣讲阵地,把课堂搬到户外,搬到妇女群众身边,吸引更多的妇女群众。

线上平台“传得远”。依托“江宁丽人”微信公众号开设“最美家庭”“巾帼大学习”“巾帼普法课堂”“寻访三八红旗手精神”“父母学堂”等专栏,同时纵向联动各级妇联,形成“上下呼应”的网络宣讲声势。

多媒体合作“扩影响”。围绕各级妇联特色工作、改革成果和巾帼助农带货等内容,开展多场直播活动。在广播电台推出《更好的父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节目,在喜马拉雅APP推出《幸福一念间》婚姻家庭心理辅导节目,针对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婚姻关系等问题为广大家庭排忧解难。


有声有色强时效

让宣讲更有温度

江宁区妇联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形成内容分众化、形式多样化、活动特色化的宣讲模式,让宣讲既有“料”又有“趣”。

分众化“量身讲”。针对机关女干部、女企业家、学生等不同群体,江宁区妇联开展“娘家人”研学班、“好家风故事分享会”、“双护”课堂、“听她说——巾帼科创‘思享汇’活动”、“印山红·悦职荟”女大学生求职权益保护课堂等,为特定受众群体量身定制适合的宣讲活动。


文艺化“轻松讲”。各级宣讲分队自编自创了多种类型的文艺节目,如快板《人人都要来学法》、相声《非一般的广场舞》、三句半《家风家教很重要》等,把“大道理”变成“小故事”,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



服务化“走心讲”。聚焦妇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江宁区妇联在宣讲中有针对性地面向妇女群众和家庭送政策、送服务、送关爱、送法律。联合江宁区税务局妇联为女企业家送税费政策,在宣讲妇女权益保障法时同步提供法律咨询,家风宣传活动中嵌入爱心义诊、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实现“宣讲+服务”双重赋能。